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单位一怎么找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怎么找数学应用题中的单位1(怎么找应用题里的单位一)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你好
这个问题提的好——到数学题中的关键句子里去找。
关键句子一般模式:
谁是(占、相当于)谁的几分之几,后边的 谁 就做 单位1。
如:女生是全班人数的 2/3. 单位1——全班人数
女生占男生的1/3,单位1——男生
六一班人数相当于全年级的1/5,单位1——全年级人数
女生比男生多1/5,单位1——男生人数
单位1已知且求部分用——用乘法
单位1未知且求整体——用除法。
但愿能帮助你。
找单位“1”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与关键,只有找准了单位“1”,才能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那怎样来找单位“1”呢?
一、标准句式直接找
(1)找“的”字。
如“看了全书的1/5”,有
“的”字,那单位“1”就是“的”前面的量,即全书的页数。但也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的”字前面就是单位“1”,这个“的”字既要在关键句中,又得紧挨在分数前面,否则就会找错单位“1”了!
(2)找“比”字。
在题目的关键句中找
“比”字,单位“1”就是比“字”后面的量。如“小明比小红高1/8”,单位“1”就是小红的身高。
二、省略句式补充找
如“现价降低4/7”,先补充成“现价(比原价)降低4/7”,“原价”就是单位“1”的量。
三、特殊句式慎重找
有些关键句比较特殊,就像“吃去的比剩下的多总量的2/5”这个关键句中,既出现了“的”,又出现了“比”,怎么办?这就要仔细思考了。当“比”和“的”都出现时,以“的”优先,所以单位“1”是总量,而不是剩下的量。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此类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1、工程问题一般把总工作量看作单位“1”;行程问题一般把总路程看作单位“1”。就是看看已知条件中占谁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如果是两个数量了,把哪一个看作单位“1”都可以。
2、把产生关系的方法看作单位“1”,例如:把3米长的木头平均锯成4段。单位“1”就是木头的长度,即:3米是单位“1”。
亲,具体的应用还是要放在题目中去讨论的,我只有帮你到这了。
单位1也称整体“1”。目前没有形式化定义,只有广泛存在于分数教学实践中的描述性定义。 把一个完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或一个数(正数)视为一个整体或一个单位,并赋予自然数1的特性,可记为“1”。 记忆口诀:单位一在是、比占、相当于、超过等词语后面。 数学意义 ①、原有量的单位,(指组成原有量的更小量,如一段路程3个小时走完,平均每个小时走的路程就是一段路程的单位。)或数的单位能转换成比"1"更小的单位,于是有分数定义:把单位一(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②、可以以"1"为单位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有量同单位的其它量,并用分数表示。这个分数也常常被称为那个其它量的对应分率。 通常把①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切分法,把②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量比法。切分法中"1"处于分子位置,量比法中"1"处于分母位置。
找单位“1”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与关键,只有找准了单位“1”,才能明确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那怎样来找单位“1”呢?
一、标准句式直接找
(1)找“的”字。
如“看了全书的1/5”,有
“的”字,那单位“1”就是“的”前面的量,即全书的页数。但也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的”字前面就是单位“1”,这个“的”字既要在关键句中,又得紧挨在分数前面,否则就会找错单位“1”了!
(2)找“比”字。
在题目的关键句中找
“比”字,单位“1”就是比“字”后面的量。如“小明比小红高1/8”,单位“1”就是小红的身高。
二、省略句式补充找
如“现价降低4/7”,先补充成“现价(比原价)降低4/7”,“原价”就是单位“1”的量。
三、特殊句式慎重找
有些关键句比较特殊,就像“吃去的比剩下的多总量的2/5”这个关键句中,既出现了“的”,又出现了“比”,怎么办?这就要仔细思考了。当“比”和“的”都出现时,以“的”优先,所以单位“1”是总量,而不是剩下的量。
找单位1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数量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原数量与现数量 。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用一个作标准的量(度量单位)去度量另一个量,只有当量若干次正好量尽的时候,才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度量的结果。如果量若干次不能正好量尽,有两种情况,例如,用b作标准去量a: 一种情况是把b分成n等份,用其中的一份作为新的度量单位去度量a,量m次正好量尽,就表示a含有把b分成n等份以后的m个等份。例如,把b分成4等份,用其中的一份去量a,量9次正好量尽.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一个整数表示用b去度量a的结果,就必须引进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度量的结果。 另一种情景是无论把b分成几等份,用其中的一份作为新的度量a,都不能恰好量尽(如用圆的直径去量同一圆的周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无理数。在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为了使除法运算总可以施行,也需要引进新的一种数-分数。
找单位一,先看抽象分数前面,然后找关键字。口诀:“是”“比”“占”“相当于”后面的为单位一;“的”前面的为单位一。如: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就是单位一。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就是单位一。 数学意义 1、原有量的单位,(指组成原有量的更小量,如一段路程3个小时走完,平均每个小时走的路程就是一段路程的单位。)或数的单位能转换成比“1”更小的单位,于是有分数定义:把单位一(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2、可以以“1”为单位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有量同单位的其它量,并用分数表示。这个分数也常常被称为那个其它量的对应分率。 通常把①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切分法,把②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量比法。切分法中“1”处于分子位置,量比法中“1”处于分母位置。
找单位“1”方法简介
找单位“1”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与关键,只有找准了分数应用题或是百分数的单位“1”,才能正确地写出题目的关系式,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怎么样来找单位“1”呢?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学实际中总结的几种方法:
1、 找“的”字。
如:“看了全书的1/5”,“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80%”在这两句关键句中,出现了“的”字,那单位“1”就是“的”前面的量。“看了全书的1/5”中1/5的单位“1”就是全书,“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80%”中80%的单位“1”就是女生人数。但也有要注意的地方,不是所有的“的”字的就是单位“1”,这个“的”字既要在关键句中,又得满足紧挨在分数、百分数前面。否则,就会找错单位“1”了!
2、 找“比”字。
先要去找出题目中间的关键句,然后再去找出关键句中的“比”字,单位“1”就是比“字”后面的量。如“小明的身高比小红高1/8”,在这个关键句中就出现了“比”,单位“1”就是它后面的小红,具体为小红的身高。
3、 先补后找。
像这样一些关键句:“节约了1%”,“现在提高了一成”,句子中既没有出现“的”,又没有出现“比”,那怎么样来找单位“1”呢?这就需要先把这些关键句去补充完整,然后再找单位“1”。如“节约了1%”,结合题意,可能是“实际比计划节约1%”,然后就可以按照方法2去找出单位“1”了。
4、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有些关键比较特殊,就像“吃去的比剩下的多总量的20%”,这个关键句中,既出现了“的”,又出现了“比”,那怎么办?这就要特殊处理了,当“比”和“的”都出现时,以的优先,所以这句关键句中的单位“1”是总量,而不是剩下的量。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怎么找数学应用题中的单位1”
上一篇
比特犬在中国可以养吗?一般多少钱
下一篇
猫咪得了猫瘟有什么明确的症状